首页城市经济 网媒携手革命老区,为延安经济发展提速

网媒携手革命老区,为延安经济发展提速

2010-06-28 20:11:27 作者:董国昌 来源:市长杂志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6月28日上午,儒家经济文化网同商界中国、市长杂志、大洋网、大河网“大河评论” 、中国党建网河南党建、志丹青年网一起邀请志丹县青年网民协会会长郝文虎、“志丹青年网”总编刘嘉兴,就“发挥网络优势,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”同全国千家网络媒体同行做了深刻的交流。
作为红色革命摇篮的延安老区,延安精神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,无不时刻激励着共产党人执政为民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然而,曾几何时,老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贫困地区的代名词,条件艰苦,经济滞后,信息闭塞。难道胜利完成中国革命历史使命的老区真的老矣?那些诞生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重大决策的窑洞,真的成为历史?近年来,改革开放,创新思路,开拓进取,西部大开发的号角犹如一抹春风拂过黄土窑洞的上空,巍巍宝塔山在电子网络等高科技的浸润下,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。特别是来自以革命英雄刘志丹将军命名的陕西志丹县的青年网民们,借助高科技平台,以“凝聚网民,服务社会”为宗旨,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延安志丹县青年网民协会及其官方网站,上传民情,下达政令,有力引导延安志丹县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,促进志丹县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,开创了延安老区网络新时代。
6月28日上午,儒家经济文化网同商界中国、市长杂志、大洋网、大河网“大河评论” 、中国党建网河南党建频道、志丹青年网一起邀请志丹县青年网民协会会长郝文虎、志丹青年网总编刘嘉兴,就“发挥网络优势,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”等话题同全国千家网络媒体同行进行了深刻的交流。

丘陵起伏、沟壑纵横的志丹县,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,矿藏丰富。一直以来,由于技术条件和信息网络的限制,大量矿藏和资源被窖藏,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,而使老区一度成为贫困地区的代名词。90年代开始,石油等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,使志丹县不仅摆脱了贫困县的帽子,而且一跃成为西部百强陕西十强县。

据志丹青年网总编刘嘉兴介绍,志丹青年网还没有与当地的权威媒体取得合作,只是借助志丹青年网的网络平台及志丹青年QQ群与更多致力于网媒同行开展接力传播,使外界通过网络了解到志丹县所孕育着的巨大投资空间,给志丹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

廖章恒提出,“革命老区从地理而言,都是有利于战争的边远地区,那么今天可以怎样利用网络优势发展老区经济,有效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?”刘嘉兴充满激情地说:“现在延安的互联网用户达到13.25万户;光缆线路覆盖95%的城镇;延安的互联网速度发展非常快,政府企业都已经启用办公自动化;政府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,向外界宣传,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。

例如:志丹永宁采油厂、办公全部实现信息化、距离县城50-60公里的山区都可以实现网络办公,实现资源共享。同时,在志丹青年网的引导下,让更多的网民了解志丹,并加入到宣传志丹的公益事业中。”

从革命老区延安志丹的发展看到,网络传播的“快、准、广”和“客观、公正、公开”无疑是推动老区经济发展的引擎,而网媒的这些特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无法达到的。发展转型期的新兴传媒--网络,不仅是全国4亿多网民坚持不懈地努力,也是有一批如志丹县县委书记祁玉江等睿智领导的支持,使网媒在混乱的媒体江湖中坚持客观、理性地报道和传播。

       尤其是革命老区,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为灵魂,以“快、准、广”和“客观、公正、公开”的网媒为引擎,在新中国的发展转型期率先走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。正如志丹县青年网民协会会长郝文虎所说:“我们要利用网络资源来宣传延安,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,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的红色旅游,了解延安的经济,了解延安的地方特色,让国内企业投资到延安,加快延安经济建设,用网络优势发展当地的经济。”
关键词:延安老区提速

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